[專訪] 403花蓮強震|公視我們的島
- Kate Huihsuan Chen
- 2024年4月3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民眾問:餘震會持續嗎?
專家說:會。
民眾問:那餘震會大於六嗎?
專家說:有可能。
民眾再問:那會不會這顆只是前震,還會來一個更大的?
專家說:不能排除這個可能。
所以民眾覺得科學家真的很廢,什麼都回答不了。
事實上,科學家的目標,是在研究發生的特徵和原因,對於未來發生的可能性,進行評估,所有講出來的話,都要有科學數據的支持、能被檢驗、要勇於負責。
科學家的工作,則是利用不同的資料、提出自己的理論假說。每年都推翻前一年的假說、提出不同的想法、再推翻、再提出,一個鬼打牆的循環。
他們是基礎科學的推手,是「傳遞正確資訊」的專家,而不是預言家。因為,多年的研究皆顯示...沒有任何一種地震預測方式,可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、用以做緊急撤離的決策!
所以,讓科學家説他們該說的話 - 為什麼會發生在這裡?特徵為何?餘震行為為何?
請看我們的一員~凱特,怎麼說!
最新文章
查看全部南海海槽地震的二三事。 南海海槽的巨大地震,過去發生過,未來也將會發生。多年來一直讓日本科學家極度擔憂。 南海海槽的三個孕震區(南海、東南海、東海地震),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:常常在同個地方破裂!也因此利用其相對規律的地震週期性,可簡單的計算「平均週期」。8月8日規模7.1...
4/3~5/31全台灣及東部外海共發生了1628個地震,規模5-6的事件共83個,規模6-7共8個,規模7以上1個(主震)。 地震的分佈有三個集中區: 1) 徘徊在花蓮附近(碰撞邊界)的主餘震序列 2) 4/12-16在嘉義前緣構造的地震群(最大規模4.2) 3)...
最新的花蓮地震彙整報告,由地球科學學會委託,師大地科觀測地震研究室團隊製作(將於JpGU大會貼出)。 1. 2024年4月3號規模7.2的主震發生後,截至5月6號止,餘震的分佈沿著花東縱谷走向約達70 km長。 [Fig.5] 2....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