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403花蓮地震彙整報告

  • Kate Huihsuan Chen
  • 2024年5月10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最新的花蓮地震彙整報告,由地球科學學會委託,師大地科觀測地震研究室團隊製作(將於JpGU大會貼出)。

1. 2024年4月3號規模7.2的主震發生後,截至5月6號止,餘震的分佈沿著花東縱谷走向約達70 km長。

[Fig.5]

2. 對應到的孕震構造主要為高角度向東傾的縱谷斷層,以及低角度向西傾的中央山脈斷層 。兩個斷層系統由南到北的空間關係、變形行為和延伸的次生構造為何?更精準的描繪須由 (1) 餘震分佈 (2) 震源機制 (3) 陸地可觀測到的地表變形 (4) 海床變形 進行比對和驗證。

[Fig. 2]

3. 餘震活動在空間上連續,在時間上卻不然。4月23日的壽豐地震群在時間分佈上呈現另一個活動度高峰,對應到不同的斷層特性 。

[Fig. 3]

4. 整區規模3的背景活動度為~0.8 個/天,若近期不再有鄰近斷層系統的觸發活動,則預計~100天後,地震發生率將回到背景值。

 [Fig. 4]

5. 每個大地震發生,周遭的應力累積條件立刻被調整,哪裡應力被大幅增加?就代表那個地區離下一個地震更近了。假設主震是發生在向西傾的斷層面上,主震後應力增加區發生在南側的縱谷斷層、中央山脈斷層、近外海的板塊邊界淺處,分別有0.5 bar, 0.3 bar, 0.1 bar的最大庫倫應力變化。

 [Fig. 6]
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南海海槽地震的二三事

南海海槽地震的二三事。 南海海槽的巨大地震,過去發生過,未來也將會發生。多年來一直讓日本科學家極度擔憂。 南海海槽的三個孕震區(南海、東南海、東海地震),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:常常在同個地方破裂!也因此利用其相對規律的地震週期性,可簡單的計算「平均週期」。8月8日規模7.1...

 
 
 
4/3~5/31共發生了1628個地震

4/3~5/31全台灣及東部外海共發生了1628個地震,規模5-6的事件共83個,規模6-7共8個,規模7以上1個(主震)。 地震的分佈有三個集中區: 1) 徘徊在花蓮附近(碰撞邊界)的主餘震序列 2) 4/12-16在嘉義前緣構造的地震群(最大規模4.2) 3)...

 
 
 
4月3日到23日,發生什麼事?

很多人一直在問,為什麼不能得到一個精準的答案,告訴我們「即將發生什麼事」? 這就考驗了民眾的基本科學素養了~對於我不知道的,我願意收集資訊、尋求答案嗎? #地表以下發生的事我們要怎麼知道? 因為我們眼睛看不到、手摸不到、腳走不到,只能用傳經過地下構造的「能量」(可以是天然地...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此平台規劃和管理: 台灣師大陳卉瑄  
一起為台灣地震科學和防災教育的深根付諸行動!

Copyright 2023 My Site Name. 

bottom of page